《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
发布时间:2012-08-20作者:中飞咨询来源:科技司点击: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正式发布,全文如下:
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
(2012-2020年)
传感网(即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积极的作用。
依托无锡市在物联网领域的技术、应用和产业基础,建设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简称无锡示范区),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对推进我国物联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指导无锡示范区建设工作,发挥促进我国物联网健康、持续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限为2012至2020年。
一、有关背景
(一)物联网发展现状。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欧、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作为应对危机和占领未来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制定出台战略规划和扶持政策,全球范围内物联网核心技术持续发展,标准和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初步形成了传感器与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感知制造业,网络设备与通信模块、机器到机器(M2M)终端与运营服务以及基础设施服务、软件与集成服务等产业链,2011年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1345亿美元。发达国家凭借信息技术和社会信息化方面的优势,在物联网应用及产业发展上具有较强竞争力。
2009年以来,我国物联网呈现较快发展势头,在工业、农业、金融、物流、交通、电网、环保、安全、民生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应用,目前已初步具备一定的技术、应用和产业基础,2011年全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2300亿元,M2M应用终端超过2000万台,软件与集成服务具备一定规模。但总体上看,我国物联网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核心技术和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系统集成服务能力和应用水平较低,产业小而散、缺乏龙头骨干企业,信息安全存在隐患,面临行业壁垒与资源共享的体制困境等问题,急需加以解决。
(二)无锡具备的条件。
无锡市城镇化和现代化水平较高,拥有较强的城市综合实力和良好的产业基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水平和规模位居全国城市首位,测试、设计能力分列全国第三、四位,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无锡市高度重视发展物联网,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完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吸引国内外物联网高端人才到无锡创新创业。目前,全市拥有各类高层次物联网研发人员近1000人,物联网相关企业近400家,一批国家级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基地落户无锡,5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企业集团在无锡规划建设物联网研发机构,一批物联网典型应用示范项目正在建设。无锡在物联网人才、技术、产业和整体经济实力方面拥有较好的基础,具备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的条件。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加强创新发展,攻克核心技术;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产业基地;突出典型示范,推动广泛应用。通过先行先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探索发展经验,推动我国物联网健康、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与应用牵引相结合。将技术创新作为物联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基于应用需求,加强关键技术和产品的攻关,带动产业发展,实现研发与应用的有机互动,突破制约物联网规模化发展的瓶颈。
坚持重点突破与协同发展相结合。重点在传感器、系统集成、服务应用等关键环节进行突破,集成、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在核心技术、标准化、关键设备研制及产业化等方面,形成区域特色和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推进跨行业、跨区域协同发展,促进物联网产业链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市场机制,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上的主体作用。通过政府引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标准体系,优化产业布局,创造物联网发展的良好环境,切实保障信息安全。
坚持试点示范与辐射带动相结合。结合地方实际,推进产业化与市场应用重大示范工程建设,通过应用示范,促进物联网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研发,探索新型商业模式。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辐射带动物联网产业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无锡示范区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核心技术,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结构合理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实现一批重点领域的典型示范与推广应用,构建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促进物联网标准化工作。
1. 大幅提升物联网技术的创新能力。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研发机构和企业技术中心,聚集一批技术和产业优秀人才,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制定一系列技术标准,打造一批知名品牌。
2. 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培育多家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物联网企业,发展一批上规模的骨干企业,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
3. 建设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应用先行区。 建设智能制造、智能环保、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重大典型应用示范工程,形成一批综合集成物联网应用的典型解决方案,加大推广力度,带动规模化应用和物联网产业发展。
到2020年,无锡示范区的创新能力、产业规模、从业人员数量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实现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成为具有一流创新能力的技术创新核心区;集聚和培育一批国内领先的物联网企业,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集聚区;建成一批具有重大推广价值的典型应用示范工程,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应用示范先导区。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技术创新。
以应用示范为牵引,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集聚国内人才优势,攻克物联网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加强共性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相关标准制定,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
1. 感知技术。 重点加强智能和微型传感器、超高频和微波RFID、地理位置感知与导航终端、多功能传感设备、智能仪表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2. 传输技术。 重点加强近距离无线通信、低功耗传感器节点、无线传感器网络、M2M终端、异构网络融合、网络可管可控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3. 处理技术。 重点加强大数据存储、实时数据库、智能分析和决策、物联网应用中间件、高性能系统集成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4. 共性技术。 重点加强物联网体系架构、标识与寻址、频谱与干扰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产品标准测试等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二)培育发展产业集群。
坚持市场导向,着力发展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孵化培育中小企业;重点发展核心产业,大力扶持支撑产业,积极带动关联产业,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
1. 重点发展核心产业。 重点发展物联网硬件、软件和信息服务、集成及运营服务等核心产业。着力加强传感器、芯片以及相关仪器仪表、M2M设备的设计制造能力,提高嵌入式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及各类安全软件的研发和产业化水平,健全设计咨询、系统集成、运维服务、网络服务、内容服务等物联网应用服务产业,建设物联网核心技术产业集群。
2. 大力扶持支撑产业。 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微纳电子器件、网络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集成电路、计算机、通信设备、微能源、新材料等支撑产业,完善物联网产业体系。
3. 积极带动关联产业。 发挥物联网大规模产业化和应用的带动效应,推进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消费电子产业发展及传统产业升级,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三)加强应用示范。
根据物联网发展需求,结合无锡实际,以经济运行、基础设施和民生服务等领域应用为重点,分步骤、分层次开展先导应用示范。形成通用性、标准化、技术自主掌控的应用平台。加强统筹协调,鼓励业务创新,探索商业模式,加快形成市场化运作机制,推进产业、技术与应用协同发展。
1. 面向经济运行和两化融合领域的应用示范。 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改善管理精细程度和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安全生产为目的,推动物联网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在工业生产过程监控、仓储物流、用能管理和安全监控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重点建设智能制造、智能电力和智能物流等示范工程。
2. 面向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领域的应用示范。 以提升基础设施综合管理能力为目的,围绕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与运营能力、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响应能力、环境监测和保护能力,重点建设智能交通、智能安防和智能环保等示范工程。
3. 面向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领域的应用示范。 以加强社会公共管理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以物联网与3G网络融合应用为突破口,推动面向民生服务领域的应用创新,重点建设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示范工程。
专栏 八大重点应用示范工程<?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工程 选择纺织、冶金、机械、石化、制药等重点工业制造领域,在工业流程监控、生产链管理、物资供应链管理、产品质量监控、装备维修、检验检测、安全生产、用能管理等生产环节推进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建立应用协调机制,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工业的集约化生产、企业的智能化管理和节能降耗。 智能电力应用示范工程 以电力设施状态监测、高空塔架应急抢险、电表数据采集和需求侧管理等应用为切入点,在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以及资产管理等环节中推进物联网应用示范建设。加强电力基础设施检测、预警、集中监测和管理,建设安全、稳定、可靠的智能电力网络;建立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自动化智能电力平台,提升智能电网互动性服务能力,实现全电子化的智能电力服务。 智能物流应用示范工程 以集装箱和车辆的监控管理和智能调度、物流信息处理等为切入点,建设完善的物流信息网络,完善相关标准,提升智能物流软件和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建立综合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完善智能物流的决策支持和个性化服务。适时开展集装箱联运信息化试点、制造商供应链信息化提升试点、电子商务与物流服务集成建设试点、物流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试点等。 智能交通应用示范工程 以交通流量监测、停车和行车智能诱导、智能交通大平台、公交和客运智能化、道路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和汽车移动物联网应用等为切入点,加强物联网和3G网络融合,打造跨区域、跨部门、标准规范、信息共享的综合智能交通服务平台,形成高集成、系统化、综合性的智能交通体系。 智能安防应用示范工程 以重点区域周界防入侵、重大基础设施防护和远程监控、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系统、家庭智能网关接入系统、城市公共管理等为切入点,建设覆盖重点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建筑物的智能安防网络,建立支持公共安全监控、预警和应急指挥的智能安防平台。 智能环保应用示范工程 布放传感器、分析仪等智能环保基础设施,开展太湖水质监测、水源污染、生态系统监测等智能环保示范应用,建设智能环保信息采集网络,完善监测监控、信息处理以及预警等智能环保平台,解决快速检测和分析等智能环保技术问题,建设智能环保体系。 智能医疗应用示范工程 建设统一的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发展规模化、集群化的智能医疗产业链,加 强医用传感设备等智能医疗基础设施建设,采用感知技术加强对医用器械、药品和医疗过程的管理。同时开展基于社区、家庭的新型智能医疗卫生服务和应用,实现低成本的智能医疗。 智能家居应用示范工程 建立统一的智能家居行业标准,在保障家庭内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发挥智能家居对改善和提升家庭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适时开展基于物联网的家庭安防、家庭网络信息化、节约低碳家庭以及社区管理等示范应用,探索智能家居产业规模化发展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