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表
节能评估提出的主要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
1.车间照明采用LED灯,亮度高,能耗低;
2.先进的进口涂布设备,效率高、能耗低,配有NMP回收装置,回收率达到99%以上,排放量低于50PPM,低于国家环境标准,同时也回收大部分成本。安装热回收系统,有效回收热风,使新风进风温度提高到50°C—70°C之间,节约电能。
3.建立完善的节能管理办法,对公共设施的能源利用条件分季度管控,用电尖、峰、平、谷管控;对车间工序的能源利用条件进行动态管控,保证既能满足工艺要求,又不至于让工艺控制过度,浪费能源。
4.压缩空气分子筛去水处理,使负极混料,装配等一些区域的设备用干燥压缩空气代替氮气
5.分容设备采用能量回馈型号电源模块,当电池放电时,放出的电能回馈到公司内部电网,减少了电能损耗。
通过能评建议本项目遵从建筑节能的相关要求,采用绿色照明产品和建筑保温技术;完善节能管理体系,使能源消费规范化管理,成立专门的能源管理部门和配备专职的能源管理人员;把节能管理的能源计量、能源统计、能源消耗定额考核等各项具体工作任务落实到部门、人员、岗位。
经过能评,对生产系统中部分可实施变频的主要用能设备进行变频改造。同时,可促使项目建设单位健全能源管理体系,明确人员管理职能,以管理促节能。
第一章 前 言
第二章 总 论
2.1 评估范围及内容
2.2 评估依据
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第6号令)、《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节能评审规程(试行)的通知》(豫发改环资〔2011〕148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修正)和《“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对该项目开展节能评估。
2.2.1 法律法规及规范
2.2.2 规划、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条件
2.2.3 节能指导文件
2.2.4 技术标准和规范
2.2.5 公司资料
2.3评估过程
2.3.1评估基本原则
2.3.2评估工作程序
第三章 项目概况介绍
3.1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3.1.1 建设单位概况
3.1.2 项目投资及建设单位运营情况
3.2 项目基本情况
3.2.1 项目综述
3.2.2 项目产品方案
3.2.3 项目原辅材料消耗与供应方案
3.2.4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1)项目应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以保证产品质量性能、产品使用寿命、单位产品物耗能耗、劳动生产率、自动化水平、装备水平等指标的先进性,使之尽可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或居国内领先水平。
(2)项目所采用的技术应与建设规模、产品方案、以及管理水平、员工素质、原辅材料、生产装备、环境保护等要素相适应。
(3)项目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应经过生产、运行的检验,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4)项目所采用的技术,应能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运行。
(5)在注重所采用技术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的同时,应充分考虑节约项目投资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3.2.5 辅助生产系统及附属设施配置方案
3.2.6 总图布置
3.2.7 工作制度、劳动定员及项目实施计划
3.2.8 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3.3 项目用能概况
3.3.1 项目用能品种、结构及来源
3.3.2主要用能系统及用能设备
本项目新增电气设备情况:涂布机设备配套有热能回收系统和NMP回收系统,降低了电能损耗、溶剂全部回收和保护环境;分容设备采用能量回馈模式,使电池放电能量回馈电网,降低能耗同时使环境温度降低,节约。
其它消耗氮气及非标设备按工艺流程要求选配,主要设备的生产能力应与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相适应,与辅助设备之间的生产能力应相互配套。优先选择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确保质量可靠,性能优良,符合国家或行业专门机构发布的有关节能技术标准的设备。
3.3.3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4.1 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
4.1.1 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概述
4.1.2 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评估
4.2 工艺流程、技术方案节能评估
公司工艺流程、技术方案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无污染、资源消耗低、回收性好及对环境友好性等问题,并尽量采用引进“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4.3 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节能评估
4.4 主要用能设备节能评估
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4正版本)》、《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三批)》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文),我们对该项目主要耗能设备进行了核查,项目建议阶段没有发现淘汰落后产品。国产设备建议优先选择高效设备,如高效电机等。
4.5 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节能评估
4.5.1 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概述
4.5.2 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评估
4.6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总结
综上所述,项目选址符合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可以减少建设工程量、交通运输消耗;总平面布置充分利用场地地形,主要设备采用高效电机拖动,充分运用了智能自动化控制系统,生产具有高可靠性,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能耗。采用先进工艺制造,提高了当地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本项目通过选择先进、可靠、优质、高效、节能、低耗的生产设备,保证工艺指标的实现。
第五章 节能措施评估
5.1 能评前节能措施评估
5.1.1 节能技术措施评估
5.1.2 节能管理措施评估
5.2 能评阶段节能措施建议及评估
5.2.1 能评阶段节能措施本项目所选工艺先进、较多的应用了先进设备和专利技术,在能效水平方面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能评针对项目可研阶段没有对节能管理、节能统计等方面做出应有设计的问题,对其进行完善和补充。并针对能量优化、建筑节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5.2.2 节能效果及经济性评估
5.3 节能措施评估总结
综上所述,该项目通过采取工艺节能措施、供配电系统节能措施、给排水系统节能措施、照明系统节能措施、建筑设施节能措施等,与省内同行业较先进水平相比处于领先水平。
第六章 项目能源利用状况核算及能效水平评估
6.1节能评估前项目能源利用情况
6.1.1 能源品种实物量测算
6.1.2 实物量
6.1.3 综合能耗
6.1.4 物理能效指标
6.1.5 经济能效指标
6.1.6 利用效率指标
6.1.7 建筑能耗指标
6.2 节能评估前项目能效水平评估
6.2.1 产品能耗指标计算及对标分析
6.2.2 经济能效指标计算及对标分析
6.2.3 建筑能耗指标计算及对标
6.3 节能评估后项目能源利用情况
6.3.1 能源品种实物量测算
6.3.2 实物量
6.3.3 综合能耗
6.3.4 物理能效指标
6.3.5 经济能效指标
6.3.6 利用效率指标
6.4 节能评估后项目能效水平评估
6.4.1 产品能耗指标计算及对标分析
6.4.2 经济能效指标计算及对标分析
6.4.3 能源利用效率指标计算
6.4.4 建筑能耗指标计算及对标
项目建有项目主要构筑物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所需建筑工程总面积为37920平方米。构筑物功能性强,构筑物多且大,建筑物少且小,同时布局分散,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项目公共设施电力计算表如下:
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本项目照明设计标准为8W/㎡,建筑面积为37920平方米,项目照明年使用电耗为86.00万千瓦时,年使用综合能耗为278.65tce。
单位建筑面积电耗为22.68千瓦时/m2*a,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为7.35kgce/ m2*a。
单位建筑面积电耗=86.00万千瓦时/37920m2=22.68千瓦时/m2*a.
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278.65tce/37920m2=7.35kgce/ m2*a
按有关公共机构能源消耗限额对项目办公楼建筑物综合能耗进行测算,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限额为20kgce/m2*a,单位建筑面积电耗限额标准为58千瓦时/m2*a。本项目建筑能耗符合限定额标准。
第七章 项目能源消费影响评估
7.1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及消费情况
7.1.1 项目所在区域能源供应保障评估
7.1.2 项目所在区域能源消费状况分析
7.2 项目能源供应条件及落实情况
7.3 项目对当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评估
7.3.1 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分析
7.3.2 项目对当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评估
7.4 项目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评估
7.4.1 项目所在地节能目标分析
7.4.2 项目对所在地节能目标的影响评估
参考国家节能中心在项目对当地节能目标影响评价标准,根据单位GDP能耗、单位增加值能耗等的测算定义,结合现有条件下可以获得的实际数据,认为可以通过测算项目增加值能耗对所在地“十一五”末单位GDP能耗的影响程度,来定量分析项目对所在地单位GDP能耗的影响。
7.5 项目能源消费影响评估总结
第八章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8.1存在问题
8.2 建议
1、建议项目建设单位将烘干加热环节集中于一处,并设立烘房,对整个烘房进行保温措施,让烘箱待机时热量散失过慢,待到下次工作时,加热时间缩短,节约能耗。
2、建议建设单位对空压机冷却系统增加热泵压缩机,提取冷却热水的热量,集中供给员工日常生活使用,也可直接连接员工生活给水系统,有效利用这部分热量。
第九章 结论